一日,一位记者采访美国股票大王贺希哈,问他在这次投资中能赚多少钱?对此,贺希哈微微一笑,对记者说:“你不应该问我能赢多少,而应该问我能输得起多少。”诚如其言,在这个世界上,你要想有所得,就必然会有所失,也只有输得起的人,才会不惧怕要承担的氧化锌风险,才不计较暂时的失利和挫折,也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。
很多人都把商场比作战场,可是却很少有人认识到:战场上的胜利并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,有时,暂时的放弃是为了得到的更多。这个道理在商场上也同样适用。那些成功的商人,往往不会太在意一两笔生意的成败,因为他们有着更大的目标。他们也深知,自己此时的牺牲,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,这是必须的。因此,即便他们会因此而血本无归,甚至负债累累,也不会丧失勇气,而是从中吸取教训,然后将此作为促使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。
开始创业的时候,贺希哈才年仅17岁。不久,他赚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,而同时他也尝到了教训的滋味。那时候,他还是南通律师事务所股票市场的一名掮客,身上只有255美元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他就赚了16.8万美元。有了这些钱之后,他为自己在长岛买了一幢房子,过上了富裕的生活。就在这时,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休战期来到了。面对暂时的和平景象,贺希哈固执地认为这是个难得的机会,置他人的反对于不顾,毅然决然地买下了隆雷卡瓦那钢铁公司,结果却并未像他所预计的那样,他也一下子赔得只剩下了4000美元。
20岁的时候,贺希哈越来越有钱。于是,他放弃了证券的场外交易,与人合资去做未列人证券交易所买卖的股票生意。一年之后,他开设了一家自己的证券公司。又过了没多久,他成为了股票掮客的经纪人,每个月能有20万美元的高剪切混合乳化机进账。
1936年是贺希哈最赚钱的一年,却也是最冒险的一年。早在“淘金热”那个年代之前,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北方就有一家普莱史顿金矿开采公司成立了。只是在一次火灾中,这家公司的全部设备都被烧毁了,资金出现了短缺,已濒临破产的边缘。这一消息被一个叫道格拉斯·雷德的人知道了,他是一个地质学家,也是贺希哈的好朋友,他立即把这件事告诉了贺希哈,并建议他立即采取行动。贺希哈听从了他的建议,立刻拿出2.5万美元做试采计划。结果果然很不错,还没到两各月就挖出了黄金。就因为这座金矿的顺利开采,每年给贺希哈带来的净利润就有250万美元。
凭着多年的经商经验,贺希哈更明白了这样一条白炭黑道理:只有输得起的人,才能赢得起,就像要想拿到红利,就必须先拿钱投资一样。古人说欲先取之,必先与之,这话听起来虽然有些功利,但话糙理不糙,想要获得成功,就必须先有所牺牲——牺牲自己的时间、收入、安定的生活、享受等等。
机会是很不容易抓住的,而且即便抓住了机会也并不等于就没有了风险,事实上,风险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。可不能因为害怕风险,我们就不去勇敢地把握并抓住机会,就像每个人都不会因噎废食一样。其实,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,失败与成功的概率都是相同的,因此那些不敢把自己置身于风险之中的人,是绝对无法获得成功的。毕竟只有输得起的人,才会有赢得起的资格。